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箭形,叶片长约25~40崐厘米,宽约10~20厘米,具长柄,柄长50~90厘米。茎为短缩茎,向下着生须根,向上环生叶柄。秋季由短缩茎上各叶腋向地下四周斜下方抽生葡匐枝,枝长约30~50厘米,粗1厘米左右。每株有葡匐枝11~14个,每枝先端着生膨大的球茎,卵圆或近球形, 一般高约3~5厘米,横径3~4厘米,有2~3道环节,球茎先端有一顶芽,长4~6厘米,稍弯曲,外有数层芽鞘包被。部分植株从叶腋抽生花梗1~2枝,总状花序,雌雄同株异花,花白色,花萼、花瓣各3枚。结实后形成密集的瘦果,内有种子,具有一定的繁殖力, 但生产上一般不予采用。
性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耐肥、喜光, 要求土壤保水、保肥力强。(1)温度慈姑球茎顶芽在15℃以上才能萌发,25℃萌发较快; 叶片生长以25~30℃为最适;抽生葡匐茎和球茎膨大以20~25℃为最适;球茎休眠过冬,以保持7~12℃ 为宜,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贮藏。 (2)水分慈姑为浅水生植物。萌芽期水位3~5厘米为宜,旺盛生长期水位加深至15~20厘米,最大不宜超过30厘米,结球期回落到10~15厘米为宜, 进入休眠越冬期保持田间薄层浅水或湿润即可。 (3)土壤营养要求土壤软烂、肥沃,以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的壤土或粘壤土为好。对肥料要求氮、钾并重,磷肥适量配合,以保植株健壮生长和结球良好。 (4)光照慈姑喜光,不耐遮荫,特别是结球期要求光照充足。
我国栽培慈姑按球茎的形态和颜色可分为黄白慈姑和青紫慈姑两种类型。 (1)宝应紫圆又名侉老乌,原产江苏省宝应县,现在盐城、 南通等临近市都有栽培,部分产品出口日本。中晚熟。当地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下种育苗,6月中旬至8月初定植大田,10月下旬开始采收。株高80~100厘米,叶宽色深,球茎近圆球形, 高和横茎都是4~5厘米,皮青色带紫,肉白色,单球重25~40克,肉质紧密,略带苦味,品质较好,耐贮藏。对慈姑黑粉病抗性较强,亩产900~1250公斤。 (2)苏州黄原产苏州,晚熟。当地于4月下旬下种育苗,6~7月定植,11月开始采收,株高1米左右,球茎长卵形,高约6厘米,横径3.5~4厘米,单球重25克左右,皮淡黄色,肉质稍松,无苦味,亩产750~1000公斤。 (3)绍兴调羹种原产浙江绍兴市,中晚熟。当地于4月上旬下种育苗,6月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采收,株高达1.5米,球茎卵圆形,高5厘米,横径2.5~3.5厘米,皮黄褐色,肉白色,肉质较细致,品质好,亩产1500公斤左右。 2、茬口安排与栽培方式慈姑上茬除空白低洼地外,通常有中稻秧池田、 早藕田和南方早稻田,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日平均气温达15℃时,利用秧池田边、藕田边或空闲地下种育苗,根据茬口早栽慈姑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 晚栽慈姑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移栽大田。10月底开始收获,采收期一直可以延续到翌年的3月份。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机掌握。11月份以前一次采收完毕的可再种植一茬过寒青菜,换茬田块也可种植油菜等其他作物。 3、慈姑本田选择与耕作栽培慈姑时必须选择水位较浅、易于控制的水田。 土壤富含有机质,松软肥沃,土壤酸碱度以微酸到中性为宜。慈姑本田在栽植前要平整好土地,达到土质松软,田面平整,土层深厚达20厘米以上,整地同时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粪肥或厩肥3000公斤,空闲田可早作准备。江苏省宝应县常利用早藕下茬复种慈姑,一年两熟,效益较好。但要注意抢收、抢耕、抢栽,尽可能抢在伏水(立秋前)栽完,这样更能取得较好收成。 4、育苗、定植育苗前应选土壤肥沃、灌排方便的田块作秧田(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常利用藕田四周或水稻秧池田四周育苗),亩施腐熟粪肥2000~2500公斤,耕耙整平,放入2~3厘米的浅水,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取出贮藏过冬的顶芽下秧田扦插。扦插密度为株行距都是10厘米左右,扦插深度以顶芽入土1/3~1/2为宜,栽后秧田保持薄水层,萌芽后注意除草和防治蚜虫。一般秧大田比1∶10~15。 当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3~4张定型叶时即可起苗定植。但实际上除空闲田外,少有田块这时定植,往往要延迟定植,最迟可延到8月初,此时要防止徒长, 定期摘除植株外围老叶,仅留中间新叶4张,以防苗间拥挤,保持秧苗稳长。 具体定植日期要根据茬口情况而定。定植密度:早栽慈姑宜稀,行株距为40~45厘米见方, 每亩栽足3500~4000棵,晚栽慈姑因本田生育期短,宜较密,行株距35~40厘米见方,每亩栽足4000~4500棵。栽前连根拔起秧苗,保留中心新叶3张,摘除外围老叶叶片,仅留叶柄, 以减少水份蒸腾,利于成活。将秧苗插入泥中,达到平稳为度,同时抹平周围泥土,在田中后退栽插。 5、田间管理 (1)水层管理以浅水勤灌为主,一般栽后保持3~5厘米浅水, 以后逐渐加深到15~20厘米,进入结球期以后,水位又应落浅到10厘米左右,到采收期前保持3~5厘米浅水,休眠越冬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追肥一般在定植成活后,追施一次速效肥。放干田水, 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发棵。到开始进入结球期时再重施一次肥料,每亩用尿素15~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左右,氮、磷、钾配合,不仅可以促进球茎增大增重,而且可以提高球茎的品质和耐贮性。 (3)除草、摘除老叶定植成活后开始耘田除草,一般进行2~3次, 在除草同时摘除老叶,一起捺入泥中。每株经常保持新叶5~6张,直至秋凉,气温降至25℃以下时为止,往后植株进入结球期,人畜都不宜下田,以保护绿叶,防止踩伤葡匐茎。晚栽慈姑活棵后就进入秋凉,一般只进行一次或不摘除老叶。 (4)病虫防治。慈姑虫害主要是蚜虫,危害叶片,可用40%乐果1000倍液或用50% 抗蚜威2500~3000倍液喷雾。慈姑病害主要是黑粉病,多发生在小暑时高温多湿天气。发病后,叶片和叶柄上出现多数黄色突起斑泡,泡内有黑粉,破坏绿叶,影响产量。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摘除病叶,进行深埋或销毁,或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以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加水1000倍,交替喷雾,7~10天喷用一次。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三、采收、贮藏、加工 慈姑于地上部枯黄时采收,一直可采收到翌年春季萌发前。长江流域一般于10月下旬开始采用。早栽慈姑亩产1000公斤以上,晚栽慈姑亩产1000公斤以下。江苏省宝应县高产田块可达1500公斤。采收时用铁叉掘收。采收前选定留种田,选留的种球要掰下顶芽,摊成薄层晾干,然后贮藏过冬。每100公斤球茎可摘下顶芽12~15公斤, 可供一亩大田用种。 慈姑贮藏可分田间自然贮存和窖藏。田间贮存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窖藏应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场所。先开地窖,窖深60~80厘米,宽80厘米,先拍实窖底和四周,窖底铺一层干净稻草,然后将球茎或顶芽和细土混拌,倒入窖中,或一层球茎,一层细土,彼此相间,存放深度应低于窖口6~8厘米,上盖干草一层,再覆土20~30厘米,形成馒头状,用力拍实,防止雨水渗透窖内。

慈姑
目前的中国生产小叶印度紫檀已经成为了零,大部分的小叶印度紫檀都是来自一个印度的国家,可以说目前的小叶印度紫檀的种类好坏都是出自印度,印度除外的其他国家也是存在着
木制品制作的工艺现代人又开始重新得到了一个认知,了解一般基础的木质都知道小叶印度紫檀是这么多木质里面属于昂贵类型的。不同的价格使用的印度紫檀的木料的完成度还是不
整料掏制,造型简洁大方,用作笔筒,香插瓶什么的再好不过了
藏友求鉴:5月4日下午去火车站接个朋友,车晚点,在候车大厅无意中发现一位熟悉的身影,熟人杨庆达回头看见了我,兴奋地迎上来。我们彼此客套了一阵,他告诉我2003年走亲戚时买回一件笔筒,上面有书法,看着行云流水
材质介绍: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只有小叶紫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其他所谓的“檀”,都不是紫檀。 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简常“紫檀”(以下所述“紫檀”为小叶檀)。 紫檀密度较大,棕眼较小,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 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温馨提示】: 小叶紫檀手把件的保养: ①刚收到小叶紫檀手把件时,请用干净的白色柔软棉布轻轻揉搓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明清古典仙游红木家具 缅花中式实木罗汉榻 缅甸花梨木明式罗汉床
相关知识:
根状茎匍匐细长,横走,分枝,顶端有淡棕色毛,茎 节远离,向上出一叶或数叶。叶柄长20~30cm,叶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呈“十”字形,外缘半圆形,两侧截形,叶脉扇形分叉,网状,网眼狭长,无毛。 喜生于水田、池塘或沼泽地中。幼年期沉水,成熟时浮水、挺水或陆 生,在孢子果发育阶段需要挺水。传播体为孢子果,可在泥中靠水扩 散。 pi.width)this.width=pi.width" bor
为秋植球根花卉。鳞茎球形或扁球形,外被紫蓝、粉或白色皮膜,常与花色相关。叶带状披针形,质地较肥厚有光泽。花葶高15~45cm,中空,先端着生总状花序。小花10~20朵,钟状。有香气。 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或半阴环境。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过湿与黏重。花期4~5月。 风信子为春季重要球根花卉,花期早,花色明丽,植株低矮整齐,宜作花坛、花境、花丛及疏林边、草坪边自然
生于海拨200m以上的林下阴湿裸岩、石壁上或缝中。少有生于岩石旁土中。除贵州、云南、西藏外遍布全国。 多年生常绿草本,耐干旱。高5~15cm,根须状。主茎短,通常单一,顶端丛生小枝,小枝扇形分叉,辐射展开,干时内卷如拳。营养叶二形,背腹各2列,交互着生,腹叶(中叶)斜向上,不平行,卵状长圆形,长1.7mm,宽0.8mm,先端急尖,有长芒,边缘有微齿;背叶(侧叶)斜展,宽超出腹叶,长卵圆形,长约
为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正面绿色,缀有深浅不同的条斑,背面紫红色,亦有紫红深浅不一的条斑(见图)。茎、叶稍多汁。花期8~10月,易结籽。小花白色,因花朵生于紫红色的两片蚌形的大苞片内,其形似蚌壳吐珠,所以又叫“蚌花”。其叶片两面各有不同的颜色,翠亮有变化,株形适中,姿态优美,红苞片中含着许多玉白色小花,色彩对比明显,奇特有趣,呈现蚌壳吐珠的情景,十分少见,令人百看不厌。 紫背万年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