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材料的后期打磨和处理问题,我们发现市场上很多家的黄花梨材料做的家具,色差比较大,而且色彩过于生硬和鲜艳,显得“生”和“涩”缺乏沉稳的味道。贵店面中的黄花梨在色差上看起来往往很协调,而且色彩也更显的没有火气,比较沉稳。请问,色彩协调的原因是因为选料的时候你们进行了更多的选择还是后期处理上有独到的手法?另外,色彩“火气”的消退,是经过后期“作旧”处理的吗?如果没有经过处理过的材料,多放几年是不是颜色也会稳定下来?
红木玩家:
黄花梨家具的选材非常重要,黄花梨因不同地域、气候以及不同土壤生长环境,因此存在着纹理与颜色上的差异,我们在家具的选料过程中就着重于对板材纹理与色泽的搭配,最佳的搭配甚至可以达到“一木一器”的效果。
另外,关于市场上有些其它厂家的家具存在“色彩过于生硬和鲜艳,显得“生”和“涩”缺乏沉稳的味道”这样的现象,这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家具后期的工艺处理水平。能否将一件家具的韵味体现出来,对漆工、批灰、细磨、上漆、打蜡等工序都有较高的要求,我们长期致力于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独到的经验。高仿的家具要经过特殊的工艺以及自然风化处理,将原来越南黄花梨松散的纹理变得更加紧密,同时去掉表皮鲜艳和带有“火气”的感觉,以求展现沉稳和古朴的味道,这种工艺处理程序过程需耗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工去完成,也会直接增加家具的制作成本,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小厂家来说,更关心的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卖出产品来获取利润,因此工序处理的不到位也是主要的原因。谈到没有经过处理材料家具方面,若存放和使用几年内相信不会有太大的色泽淡化转变,短期内产生皮壳也比较难。
另外,明清式家具是否可以成功展现特有的韵味,也关系到仿古家具企业对传统家具文化、艺术形式与内涵的理解。是以短期收回成本迅速盈利为目的,还是追求高品位的艺术家具?这和经营者的思路、市场定位也有关系。我觉得一件仿古家具从制作到完成,若对每一道环节做不到严谨细致,不以制作“作品”的心态去完成家具,那么做出来的只是一件普通的仿古工艺家具而已。工艺与艺术是不同的一个等级,艺术性的家具,我个人觉得可以将以前我提到的“型”“艺”“材”作为一个评判的基本标准。第一“型”这涉及选款、定位、整体造型设计,雕刻纹饰分布。第二“艺”在有好的设计大师所构思设计家具前提下,更需要配备技艺高超、能工巧匠们去制作完成。第三“材”材质是否名贵,这些根据自己需求而定。当以上三者都达到相互辉映的程度了,那么最重要的“韵”才会产生。
二十多年来,由于自己对明清家具艺术的情有独钟,平时看到经典的明清时期老家具,总是期望能够一一拥有,细细欣赏研究,但是实际的情况与理想总是有距离的,所以只能自己去精心设计、高仿制作一些经典的明清式家具来满足自己对古旧家具的欲盼和情结。随着近几年古典家具、仿古家具市场蓬勃发展和收藏热兴起,人们逐渐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关注,在认识的众多顾客朋友之中,很多都有很高的品味和审美眼光,也只有古朴韵味的仿古家具才能令他们心动和喜欢,所以我们制作的家具风格也是这群朋友和我之间交流互动的结果。